重庆健身器材如今遍地开花,还有不少小区自行增设了儿童游乐设施,小朋友们很是喜欢。但哪些适合玩,哪些有安全隐患,却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。尤其是看似无害的荡椅居然也能致人死亡,估计不少家长以后在小区里带孩子时,心里都要多一份担忧。我们讨论这件事的目的,应该是如何解除这份担忧,尽量去拆除掉公共设施中的“不定时炸弹”。
首要一点,对于儿童的监护责任一定不能放松,孩子玩耍大人照看,这是根本原则。新闻中女孩5岁大了,仍然遭遇不幸,跟监护责任的缺位不无关系。这个责任不出事觉得没什么,一出事就是十分沉重。因此在意外面前不谈什么养儿育女的教育方法,没后悔药可吃。管束和放养究竟该怎么平衡,是每个家长都该思考的问题。
其次,谁对健身器材游乐设施负责,不能是盲点。新闻中肇事的荡椅由政府部门采购,社区分发,物业维护管理,但是谁安装的却找不到人,而恰恰是安装不合规范埋下了隐患。社区附近的器材设施使用率是相当高的,由此损坏率也很高,维修一旦跟不上又没有予以告知,就极易出事。比如腹肌板缺了盖子绞烂手指,秋千座踏板松裂折断腿骨等等,都是“血的教训”。